科技日報北京8月23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據發表在23日的《細胞報告》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具有相似面孔的人可能具有相似的DNA。
該研究揭示了面部的強烈相似性與共同的基因變異有關,為潛在影響人臉構造的分子特征提供了獨特的見解。
西班牙巴塞羅那約瑟-卡雷拉斯白血病研究所的資深作者馬內爾·埃斯特勒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洞察人類相似性的機會,因為我們發現,長得非常相像的人擁有共同的基因類型,但他們在表觀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水平上卻是不一致的。”基因組學讓他們“相聚”,其余的則將他們區分開來。
由于萬維網的發展和全球人類照片交換的可能性,在網上被確認為與基因無關的虛擬雙胞胎人數有所增加。
愛游戲app官方下載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埃斯特勒團隊著手在分子水平上表征客觀上具有相同面部特征的隨機人類。為此他們根據加拿大藝術家弗朗索瓦·布魯內爾的攝影作品招募了作品背后的人。
布魯內爾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全球范圍內拍攝長相驚人相似但又完全陌生的人。此外,參與者完成了一份全面的生物統計和生活方式問卷,并提供了唾液DNA用于多組學分析。
這組獨特的樣本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和微生物學是如何促成人類的相似性的。遺傳分析顯示,這16對人中的9對聚集在一起,基于19277個常見的單核苷酸多態性。
此外,體重和身高等身體特征以及吸煙和教育等行為特征在長相相似的配對中也是相關的。綜上所述,這些結果表明,共同的基因變異不僅與相似的外表有關,還可能影響共同的習慣和行為。